3月1日,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發布《2018煤炭行業發展年度報告》(以下簡稱《報告》)?!秷蟾妗凤@示,2018年,全國原煤產量完成36.8億噸,同比增長4.5%,全國煤礦數量大幅減少到5800處左右,平均產能提高到92萬噸/年左右。“十三五”煤炭去產能主要目標任務基本完成,2019年,去產能的主要目標也悄然發生改變。
一、回顧:全國煤企掙2.27萬億
(1)煤炭開發布局進一步優化、集中
2018年,全國原煤產量36.8億噸,同比增長4.5%。前8家大型企業原煤產量14.9億噸,占全國的40.5%,同比提高0.2個百分點;內蒙古、山西、陜西、新疆、貴州、山東、河南、安徽等8個億噸級(省區)規模以上企業原煤產量31.2億噸,占全國的88.1%,同比提高0.9個百分點;其中,晉陜蒙新四省(區)原煤產量占全國的74.3%,同比提高1.8個百分點。

2)價格平穩過度
自經歷2017年“煤超瘋”以來,2018年,從上到下,以穩為主。
動力煤長協價格:2018年,全國動力煤中長期合同價格(5500大卡下水煤)均價558.5元/噸,比上年下降9.5元/噸。
動力煤現貨價格:以秦皇島5500大卡下水煤為例,2018年,其年內最高770元噸,最低570元噸,價格總水平保持平穩,全年均價比上年僅增加9元/噸。
焦煤:2018年,焦煤市場要好于動力煤市場,以山西焦煤為例,山西焦肥精煤綜合售價全年平均1528元/噸,比上年上升172元/噸。
春節假期后,各地煤礦復產不如預期,焦煤國內供應短期將持續偏緊。春節前后開始我國限制進口澳煤,使得焦煤供應更為緊張。從下游需求來看,近期焦化廠利潤尚可,維持80%以上的高開工率,使得焦煤需求仍處于高位水平。

(3)煤炭行業效益持續好轉
經過近幾年的“陣痛”,全國煤炭行業效益持續好轉。2018年,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2.27萬億元,同比增長5.5%;實現利潤2888.2億元,同比增長5.2%,煤炭企業資產負債率65.7%,同比下降2個百分點。
尤其大型企業,轉型升級步伐加快,中煤協統計的90家大型企業利潤總額(含非煤)1563億元,同比增長26.7%。

二、展望:去產能主要目標以改變
2017年,我國煤炭行業由2016年的“去產能、限產量”逐漸調整為“保供應、穩煤價”;2018年,國家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,取得了初步成果。2019年,國家有關部門將把處置“僵尸企業”作為去產能的重要抓手,從政策到行動,堅決把“僵尸企業”清出市場。
2019年國家發改委首場新聞發布會上,新聞發言人孟瑋說,“十三五”煤炭行業和鋼鐵行業去產能的主要目標任務基本完成,下一步要繼續在提升供給質量上下功夫。
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提出,2019年,要穩步推進企業優勝劣汰,加快處置“僵尸企業”,制定退出實施辦法,促進新技術、新組織形式、新產業集群形成和發展。
2019,僵尸企業,要入土了。
今后一個時期,是我國推動能源革命和煤炭行業改革與轉型升級發展的關鍵時期,深化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推動煤炭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