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森工機械 發布時間:2019-03-22
2018年1月25日發生于巴西的潰壩事故,給原本平靜的全球鐵礦石市場帶來了意外的波動。
涉事公司淡水河谷公司(英文簡稱VALE)為全球最大的鐵礦石供應商,也是全球知名的綜合礦產資源開采商。淡水河谷的鐵礦石主要產自巴西,并通過位于該國的多個自有港口運往世界各地。
西本新干線顯示,1月25日,中國(上海)自貿區進口鐵礦石價格指數(FTZ)為511點,此后鐵礦石價格開始出現明顯的拉升,2月11日,鐵礦石價格指數升至625點,達到過去一年來的最高點,此后開始小幅度回調,目前這一價格指數停留在590點的位置。
自潰壩事故發生后,淡水河谷多個鐵礦石礦區的生產受到了影響。3月19日,記者從淡水河谷公司獲悉,截至目前,該公司共有四個礦區受到了影響,具體情況為:
VargemGrande綜合礦區與Paraopeba綜合礦區停產,對鐵礦石產量的影響預計約為每年4000萬噸,包括用于生產1100萬噸球團礦的精粉。
布魯庫圖(Brucutu)礦區Laranjeiras礦壩暫停使用,對鐵礦石產量的影響預計約為每年3000萬噸。
Timbopeba礦區停產,對鐵礦石產量的影響為每年1280萬噸。
上述礦區受到影響的鐵礦石產量共計8280噸。
根據淡水河谷的年度財務報告,2017年(2018年財報尚未發布),該公司的巴西鐵礦石和球團礦全年發貨量達到創紀錄的3.355億噸,較2016年增長1710萬噸。也就是說,因此受此次潰壩影響的鐵礦產量占其2017年發貨量的24.68%左右。
淡水河谷公司表示,對于Vargem Grande綜合礦區與Paraopeba綜合礦區的停產,公司其他生產系統產量的增長,將部分抵消上述停產相關影響。
信達期貨黑色研究組分析認為,Timbopea礦山停運后,淡水河谷產量的減少對發貨量實質性影響預計將提前顯現,后續巴西礦低發貨量或成常態。
此外,對于鐵礦石的最大消費國中國,伴隨今年“兩會”的結束以及天氣轉暖后需求旺季的到來,鋼企限產高壓態勢有望得到緩解。鋼廠在利潤驅動下,生產仍保持較強意愿,待庫存逐漸消化后,鋼廠將陸續補充礦石原料庫存。
上述機構表示,綜合來看,短期內,外礦發運減少,需求邊際改善,較低的鋼廠庫存將使鋼廠陸續補庫,對鐵礦石價格有支撐,鐵礦價格維持偏強。從中長期看,鐵礦石供需可能會保持緊平衡格局,即,鐵礦石價格偏強運行,但總體上受鋼材需求下行壓制。
海證期貨研究所副所長、黑色首席分析師石頭向經濟觀察網分析認為,2019年,鐵礦石價格總體上會是重心上移。
“年前我們測算,2019年四大礦山的增量是2950萬噸左右,但是春節期間淡水河谷出現了潰壩事件,導致4000-7000萬噸的減產,使得鐵礦石出現了緊平衡的局面。”石頭說。
該分析師表示,雖然普氏指數(國際上較多采用的鐵礦石價格指數)長期維持在80美元之上會導致非主流礦甚至部分國產礦增產,但是這不是一個短期可以實現的過程。同時,需求方面,中國粗鋼產量還在繼續增長,東南亞和印度等國家鋼鐵行業發展較快,預計全球粗鋼產量將繼續增加,這將對鐵礦石的需求形成拉動。
依據上述因素,海證期貨預計,2019年的鐵礦石供需偏向緊平衡,鐵礦石價格重心總體上移。
來自西本新干線的數據顯示,截至目前,中國的鋼鐵價格指數為4160點。受到國際大宗商品整體價格下挫以及春節前后下游需求放緩的影響,過去三個月的時間中,中國的鋼鐵價格普遍保持在4000元上下浮動,而在2018年11月初,鋼價指數曾一度達到4920點。